科普链接:雅安动植物基因库之四川雉鹑
四川雉鹑(市鸟类保护协会供图)
四川雉鹑为雉科雉鹑属的科普鸟类,俗名西康雉鹑、链接红喉雉鹑、雅安因库木坪雉雷鸟,动植是物基中国的特有物种。
其体羽大都为灰褐色,川雉鹑头顶和枕部有黑褐色的科普中央纹,尤其在枕部的链接纵纹较宽。翅膀稍圆,雅安因库上面有白色或淡棕色的动植斑点。尾羽有18枚,物基成楔状,川雉鹑中央一对尾羽灰褐色。科普胸部底色大都淡灰色。链接腹部中央为棕白色,雅安因库有时杂有栗色。颏、喉和前颈是栗红色,两边具白色边缘。尾下的覆羽也是红栗色,嘴略黑;脚深红色。
四川雉鹑在繁殖期间主要栖息于海拔3500—4500米左右的针叶林、高山杜鹃灌丛和林线以上的岩石苔原地带,冬季可下到3500米以下的混交林和林缘地带活动。夜间多栖息于低的树枝上,除繁殖期多成对或单独活动外,其他时候多呈小群活动。活动主要在林间的地面上,善于在地面行走和奔跑,不善飞翔。除危急情况时一般很少起飞,每次飞翔的距离也不大,大多为数米至数十米。
四川雉鹑喜欢鸣叫,往往是在天刚蒙蒙亮时就开始,先是一、二只首先鸣叫,紧接着就是群鸟齐鸣,叫声洪亮、嘈杂,在深山幽谷中传得很远。每当大雾或雨雪即将来临之时,它们的叫声则更加频繁,因此当地的藏族和羌族居民中有这样的说法:“羊角鸡叫,不阴则雨”,并用来预测天气的变化。羊角就是当地对杜鹃植物的叫法,羊角鸡就是指生活在杜鹃灌丛中的四川雉鹑。
繁殖期为5—7月。营巢于地面岩石下,或小灌木树上。巢较隐蔽。每窝产卵3—7枚。卵的形状为椭圆形,孵卵由雌鸟承担。它的警觉性比较高,如果有人接近时,就会立即从巢中飞走,还会发出一串惊叫声。待危险解除后,它才返回巢中,继续孵化。而其他的自然因素,如雨、雪,甚至较大的冰雹等都不能使雌鸟离开。
初生雏鸟羽毛灰白色,背部中央有一条棕黑色纵纹,身体两侧各有一条纯白色带状纹,眼周为白色。雏鸟出壳后不久就能随亲鸟离巢觅食,遇到危险时,雌鸟首先一边惊叫,一边逃离,雏鸟随即四散奔逃,很快钻进草丛或岩缝之中,直到危险过后,雌鸟返回,发出召唤声时,它们才从隐匿处走出。有趣的是雉鹑营造两种类型的巢,除了地面巢外,还在树上营巢,这在鸡类中还是独一无二的。它的树上巢要比地面巢复杂一些,由树枝和枯草堆积而成,形状如同一个杯子,巢中还铺垫着苔藓,离地面高度约有1.9米。但为何要造两种巢,目前并无科学解释。
四川雉鹑是中国特产,没有亚种分化,分布于西藏、四川、云南、青海。从前人们把雉鹑和四川雉鹑看作是一个种分化的两个不同的亚种,但研究表明,它们的确是两个独立的种,而且都是单型种,没有进一步的亚种分化。
据市鸟类保护协会介绍,我市宝兴县为四川雉鹑的模式产地,在宝兴的密度为每公顷0.07—0.08只。不过由于栖息地的海拔都比较高,加之地形、地貌的限制,使种群间并不能形成连续的分布。
雅安日报/北纬网记者 鲁妮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