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须沟”变身“一库碧水” 来看十堰泗河的生态蝶变

  12月12日,龙须沟南水北调将实现全面通水十周年。变身十堰是库碧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泗河是水看生态十堰穿城而过的一条河流。这里的堰泗水质曾长期为劣V类水体,被当地人称为“龙须沟”。蝶变十年间,龙须沟泗河从曾经的变身藏污纳垢、蚊蝇乱飞,库碧到如今干净清澈,水看生态奔流北上。堰泗

  十堰泗河:“龙须沟”的蝶变蝶变

  泗河,是龙须沟汉江的一级支流。记者来到十堰市茅箭区泗河支流马家河段时看到,变身这里不仅有东风公司锻造厂等多家工厂,库碧河的两岸还分布着大量居民社区。20世纪70年代,张岩跟随父亲从吉林长春来到十堰支援二汽建设,从小就生活在泗河边。

  十堰市茅箭区陈罗桥社区居民 张岩:这里当时是臭水沟,是排污的一个河道。雨水还有生活用水的味儿特别大,老鼠、蟑螂、蚊虫特别多,而且夏天时间长。我们从东北过来被咬一身包,受不了。

  2003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开工建设,湖北十堰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水源地,开始大力整治包括泗河在内的河流污染问题。泗河城区段重点支沟13条,条条支沟又涵盖无数条小沟。

  十堰市生态环境局茅箭分局负责人 胡华鹏:过去管网不健全的时候,污水通过滴漏没有收集到位,有些直排到河里。

  为了找到泗河污染源,十堰市先后关停转产高耗能、高污染企业560多家,拒绝环保不达标项目160多个。通过清水还河、混流水进微站处理、高浓度生活污水接入市政管网,让三股水流各行其道、各得其所,达标入河。

  十堰市生态环境局茅箭分局负责人 胡华鹏:这是我们的治理的结构图,污水进污水管输送到下游的污水处理厂。让山水等清水,雨水直接还河,增加河道的生态基流,让河道水清河畅。混流水我们在下游也建了个微站,在微站处理达标之后还河。

  记者来到茅箭区一小区内,这里正在进行雨污分流工程的建设。这些年,十堰全市已累计完成雨污分流改造1600多个小区,最后未完成改造的几十个老旧小区,预计今年底全部改造完毕。

  同时,十堰市住建部门,还加大了新建小区雨污分流监管力度,让新建小区雨污分流管道建设从设计初期就做好规划建设。在一个新建小区,记者看到这里的雨水,甚至空调水都做到了有效收集和利用,用于小区日常绿化和街道洒水。此外,十堰市还加大了城区雨水减排工程建设。

  十堰市住新局供排水监督管理处主任 肖剑:这个项目总投资是6800万元,我们把2.3平方公里保留山体的降雨直接送入到下游的马家河,直接供到丹江口水库供清水,整个马家河流域的河道的水生态、水环境能够更好。

  十堰:调整乡村产业结构 保碧水北送

  十年来,十堰在加大泗河城区段治污的同时,也对泗河流经的农村的生活和生产污染源进行个性化治理,确保流入丹江口水库的水质达标。

  记者在十堰市茅箭区康家村看到,这里建设了完善的微动力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通过这样的设施,就能把流域内的所有村庄生活污水,进行全收集、全处理,达标之后再排放。

  十堰市茅箭区茅塔乡康家村党支部书记 王锋:这个片区17户58人的生活污水经过了过滤沉淀,最后形成了清水,并且这些清水用于灌溉草坪。

  十堰市在城镇流域治理过程中,还实行管沟同改、水岸同治,筹集300多亿元,建成119座城镇污水处理厂和2570公里污水收集管网,从根本上解决了乡镇及农民生活产生的污染源。

  农业生产污染源由于涉及面广,治理起来更需要耐心和方法。减少农药、化肥施用量是治理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措施。近几年,十堰市开始大力发展生态友好型中药材产业。

  十堰市农科院党委副书记 正高级农艺师 封海东:中药材是一种特殊的农产品,它对农药、化肥的施用有严格的要求。这个与确保十堰“一库碧水永续北送”不谋而合,所以十堰重点发展中药材产。

  目前,十堰制定下发了中药材2023-2030年产业发展规划,把黄连、黄精、天麻、连翘等七大中药材作为重点发展品种。

  十堰市农科院党委副书记 正高级农艺师 封海东:目前没有施任何化学肥料,到了秋冬季,山上的落叶直接就到盆子里。这种叶子过一段时间之后自然就会腐熟,腐熟之后又变成肥料。这都极大地减少了化学肥料的施用量。

  同时,十堰市还大力发展传统蜂蜜产业,记者在十堰市茅箭区采访中看到,几乎每个村庄都有自己的蜂蜜产业,仅茅塔乡、大川镇年产蜂蜜就可多达10万余斤,实现综合产值800多万元。不仅如此,十堰市各区县还重点发展文旅产业,规模以上的文旅企业由2017年62家增加到2023年275家。

  十堰市茅箭区副区长 冉瑶函:近年来发展了35家特色民宿,178家农家乐,带动旅游综合收入达到3.5亿元。

  据有关部门统计,十堰市文旅、中药材、蜂蜜等绿色产业的发展,让十堰市农药化肥用量分别连续10年负增长,入库总磷负荷也在不断降低。如今,由于多项保护举措的实施,泗河水质有了根本性改变。记者在泗河一水质监测站看到,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三项水质最重要的指标,稳定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

  (总台央视记者 王琰 梁丽娟 邵海成 徐之昊 张昊)

时尚
上一篇:农旅融合 促进乡村经济发展
下一篇:打造安全就医环境 创建平安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