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迎来秋季开学:新课标启用,“第一课”讲奋斗
中新社北京9月1日电 (记者 高凯)9月1日,第一课中国多地大学、中国中小学、迎秋幼儿园迎来秋季开学。季开讲奋从义务教育新课标到新的学新“第一课”,新的课标学期如期开启。
新课标进课堂
今年秋季学期,启用2022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将在各中小学正式启用。第一课
其中,中国此前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的迎秋劳动课开始落地。新课标规定,季开讲奋中小学劳动课程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学新劳动课内容共设置10个任务群,课标整理与收纳、启用烹饪与营养、第一课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等均入课程。
记者了解到,从开辟专门区域供学生们种植花草到请保洁阿姨给新生上课,从开设专门的“家政教室”到通过走进社区发掘、体验劳动的意义与其中的智慧,各地中小学针对新的劳动课进行了类型多样的安排设置。
除了劳动课,新课标的一大变化是对各科课时比例进行了调整。其中,“体育与健康”课占总课时的比例保持在10%到11%,大于英语和理化生、科学课时比例,仅次于语文、数学。新课标下,体育课无疑将进一步受到各方的重视,2022年版课标中特别提到,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创造性地选择和设计其他新兴体育类运动项目课程内容。由此不难想见,除了时间上的保证,体育课的“新玩法”也将催生其新的吸引力。
值得注意的还有,新课标规定,各门课程用不少于10%的课时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跨学科教学在不少中小学已有探索,也是未来教育改革的一大重点。从语文课文《赵州桥》中的数学、地理知识,到手工设计课堂上的物理、美学启发,跨学科教学要求教师具有触类旁通的能力,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也颇具意义。
新学期,新课标,“新”的背后,是素质教育的倾力铺展。
“第一课”讲“奋斗”
从冬奥赛场上奋力拼搏的奥运冠军,到50年扎根土地育种的院士;从荒原上的三代造林人,到探源青藏高原地理气候变迁的科考队;从舰载机英雄飞行员,到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据透露,今年的《开学第一课》拟以“奋斗成就梦想”为主题,邀请“八一勋章”获得者、“时代楷模”称号获得者以及科技工作者、奥运健儿、志愿者等登上讲台,讲述奋斗的艰辛与美好。
据介绍,今年的《开学第一课》通过增强现实技术,拟邀请神舟十四号上的三名航天员带领同学们“云”参观问天实验舱,还把课堂“搬进”塞罕坝机械林场和西双版纳州亚洲象救护与繁育中心。
作为面向全国中小学生的“国家级思政课堂”,今年的《开学第一课》回溯了2022年的热议话题:冬奥体育、农业生产、生态文明、文明探源、乡村振兴、国防军事、航天科技。
这些领域的关键性人物作为“奋斗者”在节目中现身说法,将在新学期之初带领学子们体悟当下的时代图景:这是一个属于奋斗者的时代,是为了美好生活不懈拼搏的时代。
防疫进行时
面对尚未结束的疫情,新学期仍与严密的疫情防控工作相伴。
在北京,家长需要在开学前一天提交学生和同住家人的健康宝截图,开学前不离开北京的时间从14天缩短到7天。
在上海,中小学生在开学前3天要完成两次核酸检测,一些核酸采样点为学生开辟绿色通道或者延长服务时间等。针对开学后需要在校内开展的核酸采样,学校也做了细致安排。
中国教育部日前召开2022年第10次全国教育系统疫情防控工作视频调度会议,会议针对秋季新学期作出部署,要求周密组织师生员工安全返校,准确把握秋季学期开学返校的关键环节,做实做细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确保安全返校、平稳有序;及时调整优化防控措施,既做到科学精准,又防止“层层加码”,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影响,不断提升科学精准防控能力和水平;积极融入属地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加强配合协作与信息共享,保障校园疫情防控平急转化高效畅通,应急处置快速有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