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仍有部分石窟处于废弃状态 存安全隐患市民呼吁整治
原标题:泉州仍有部分石窟处于废弃状态 存安全隐患市民呼吁整治
《治理矿山生态 守护绿水青山》追踪
泉州市仍有部分石窟处于废弃状态,泉州全隐不仅破坏生态环境还存在安全隐患——
市民呼吁整治废弃石窟
不少废弃石窟有很深的部分积水,安全隐患不小。石窟(林劲峰 摄)
核心提示
3月13日,处于存安泉州晚报第5版推出《治理矿山生态 守护绿水青山》的废弃报道,引发市民广泛关注,状态治多位读者致电本社24小时热线96339表示,患市安溪、民呼泉港、吁整石狮等地的泉州全隐矿山治理成效值得点赞,但泉州仍有部分石窟依旧处于废弃状态,部分这些岩石裸露的石窟废弃石窟,与周边越来越好的处于存安环境格格不入。废弃石窟不仅破坏生态环境,废弃也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状态治大家希望相关单位加大力度,开展对废弃石窟的专项整治行动。近日,记者走访市民反映较强烈的部分废弃石窟,并采访当地相关部门,了解治理情况。
□记者 陈灵 谢宜萱 实习生 林丹妮 文/图(除署名外)
走访篇
晋江 部分石窟无防护措施存隐患
3月21日上午,记者来到晋江永和镇周坑村附近,沿途小道两侧堆放着大量切割好的巨石。由于废弃石窟点较为偏僻,经过一番寻找,记者在巴厝村找到了一处占地近上千平方米的废弃石窟点。通往石窟的道路入口处,一排铁栅栏倒在地上,铁栅栏上焊接有“禁止采矿,违者必究”的警示牌。周边还立着几块警示牌,如“废弃矿区,严禁靠近,禁止攀爬,下水游泳”“严禁盗采、严禁靠近”等。从小道走入,可见一个长约200米、宽约100米的石窟群,据目测,最深的石窟达100多米,现场无人员看管。石窟内没有人工开采的痕迹,几处石窟经过风吹雨淋结有一层污垢,最大的一处石窟坑内绿幽幽的积水深不见底,因无围栏等安全防护措施,站在高处仿佛置身悬崖边,令人不寒而栗。
当天下午,记者来到晋江龙湖镇秀山村的一处废弃石窟点,周边有高约1米的铁护栏,上面挂着“废弃石窟,水深危险,严禁靠近,严禁游泳”的警示牌,但护栏经过风吹雨淋,已锈迹斑斑,有的弯曲变形。其中一处围栏距离地面还有空间,小孩可以爬进去,存在较大安全隐患。从高处看,石窟面积有上千平方米,底部有大平台,平台东侧有两处凹坑,深不见底。
位于南安石井的一处废弃石窟
南安
废弃石窟常年积水形成水库
3月22日,记者前往南安石井镇实地走访了几处开采后遗留下的废弃石窟。在通往石井的高速公路上,远远就能看到几座“光秃秃”的山,因经过长期的开采,岩石裸露在外,与周边绿意盎然的山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石井镇下园村,记者发现该村及周边有多个废弃石窟点。经过一段泥泞的小路,记者找到了一处规模较大的废弃石窟点,这里有两个较大的石窟坑洞。石窟周边尽是夹杂泥水的黄土,记者艰难地爬上黄土坡,终于看到石窟全貌——一处石窟深度约百米,因常年积水已经形成了一方水库;不远处的另一个石窟点,石窟壁上残留着开采时修建的铁楼梯,摇摇欲坠。
采访期间,记者偶遇一辆卡车满载废弃的泥水,司机将车停在石窟边缘,将泥水倾倒入石窟。此处无任何防护措施,卡车驾驶员若操作不当,很可能连人带车坠入石窟。
台商投资区
石窟底部遗留不少巨石
4月3日上午,记者根据读者的反映,前往泉州台商投资区张坂镇,途中即可看到不远处有一片开采过的矿山,岩石裸露,十分显眼。朝着矿山方向,记者进入苍霞村,爬上一段坎坷的道路后,一处废弃石窟点映入眼帘。
该石窟有数百平方米,周边安装有监控摄像头,一间临时搭建的工棚已经荒废,杂草丛生。走近一看,石窟底部堆积有不少块状巨石,没有巨石的地方则有绿色积水,石窟边缘没有防护措施。石窟点附近的几处山体,也有开采过的痕迹,空地、路边遗留了不少块状、条状石头。
在泉州市不少地方仍存在废弃石窟
分析篇
石材矿产丰富 曾是支柱产业
记者了解到,泉州市沿海岩浆活动频繁,大面积分布着不同地质时代侵入的各类型花岗岩。这些花岗岩矿床储量巨大,品种繁多,为饰面石材开采提供了丰富的矿产资源。比较出名的石材品种有“砻石”“虾红”“锈石”“安溪红”等,其中“砻石”早在唐朝就有文字记载,“锈石”的开采在清朝时期也有文字记载。
在南安从事石材加工行业18年的刘先生表示,改革开放以来,泉州饰面石材逐渐进入开发高潮期,所产的石材矿广泛应用于建筑外墙、地板装饰及大型石雕。2000年前后是泉州市石材开采业的鼎盛时期,产生了数以千计的石材开采企业,当时仅南安石井镇的石材开采矿点就达百余个,周边多数村民或多或少参与了石材矿的开采与加工行业,石材开采和加工成为当时该镇的支柱产业之一。
深处石材利润高 开采后多无回填
刘先生表示,上个世纪90年代,相关部门对石材矿开采审批手续把控没有现在这么严格,许多企业在暴利驱使下,肆意开采石矿。石材矿床自身特点决定了开采方法必须采用凹陷开采。由于受风化作用,地表浅部10米左右范围内节理、裂隙普遍较发育,荒料成材率低,一般仅20%左右,利润薄;越往深部,节理、裂隙越不发育,荒料成材率越高,利润也越高。因此,开采企业在利润的驱使下,都尽量往深部开采,直至吊装能力极限,无法再继续开采。在这种情况下,石材企业会另寻地点开采。历史遗留下来的石窟,由于缺少回填材料,绝大多数无法进行回填处理,从而形成废弃石窟。
遗留石窟较多 治理难度不小
一位不愿具名的相关部门工作人员透露,2005年起,泉州市加大力度对矿山进行整顿。如南安市2007年至2008年着力推进持证矿山的整合开采,减少采矿权数量。从2009年开始,不再批准新设立饰面石材矿山采矿权,对采矿有效期满的不予办理延续登记,并对过度开采的矿山提前予以关闭。2015年2月,南安市退出饰面石材矿山开采行业。他坦言,此前遗留下的废弃石窟已经存在,数量多,治理难度不小。
晋江
建立矿山治理新机制
记者从晋江市国土资源局获悉,2016年11月22日,晋江市成立晋江市矿山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同时,设立了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组等七个工作组,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组由各相关镇分别牵头成立,会同经信、国土、环保、农业、水土、财政等部门,开展全市矿山的调查摸底工作,制定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方案和年度计划,持续推进石窟回填、土地整治、植树绿化等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工作。
据统计,2017年以来,晋江市共组织回填治理废弃石窟13个,其中已完成回填治理3个,正在回填的10个;共绿化矿山迹地面积314.5亩,其中英林镇绿化100亩;永和镇绿化90亩;金井镇绿化4.5亩;东石镇绿化70亩;龙湖镇绿化50亩。
接下来,晋江市将加强指导和督促相关镇开展矿山生态治理工作,确保按时间节点完成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目标任务,及时总结好的经验做法并组织向相关镇推广。同时,有关部门将积极向上级申请专项治理资金,研究出台鼓励废弃矿山治理和矿地整治利用的政策。
台商投资区
渣土石料填埋矿坑
泉州台商投资区环境与国土资源局工作人员表示,去年,该区共组织执法行动41次,出动人员1720人次,共捣毁“死灰复燃”无证矿山12处,并联合公安机关破获黑火药案件2起,移送非法采矿案件1起。
同时,继续利用辖区内建设工程产生的废弃渣土和矿区附近堆放的大量非法石料进行填埋,在2016年已填埋10处无证矿山的基础上,继续填埋无证矿山8处,并对6处矿山路口砌钢筋水泥墙进行封堵。积极推进无证矿山视频监控工作,二期增加32个矿山视频24小时监控点,实现对全区较大型无证矿山的全面监控。
生态复绿方面,经实地勘察,将泉三高速公路南惠支线祟山段东、西侧山体列入2017年矿山生态恢复治理范围,共治理面积55亩,投入资金30余万元。今年4月份,已委托197地质大队完成洛江区—台商投资区矿山集中区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实施方案初稿,目前正在争取列入省国土资源厅项目储备库。
在南安石井的一处废弃石窟,一辆车正在倾倒泥水。
隐患篇
废弃石窟事故频发
近年来,因废弃石窟引发的事故并不少见。去年8月12日,在石狮永宁郭宅村附近打工的安徽人李先生溺亡在一处石窟里。2015年7月12日,晋江永和一名22岁男子和同伴到石窟游泳时溺亡,短短14天后的26日下午,11岁的江西籍男孩小韩与两名伙伴在晋江龙湖镇秀山村一废弃石窟内玩耍时,不幸溺亡。再往前追溯,2011年2月27日,家住晋江磁灶的15岁少年小斌(化名)溺死在离家不远的一个废弃石窟水塘内。 2010年7月29日,在丰泽北峰街道霞美社区一处偏僻废弃石窟发生悲剧,一名高中毕业的准大学生午饭后到积水的石窟游泳,不幸溺亡。
破坏环境浪费资源
除了存在引发事故的隐患,废弃石窟还有不少危害。据了解,石窟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不小,石材矿山在开采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固体废弃物,容易造成土地沙化、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甚至引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此外,废弃的石窟由于回填困难,无法进行再利用,挤占宝贵的土地资源。随着城市的扩大,原来分布在相对偏僻地区的石窟,逐渐变成分布在公路边、城乡结合部等地方,造成极大的土地资源浪费。
在晋江永和、龙湖等地,还有不少废弃石窟需要治理。(林劲峰 摄)
整治篇
此前,市国土资源局的一项统计表明,全市共有废弃石窟600个左右,主要集中在晋江、石狮、南安等地。市国土资源局矿管科负责人介绍,至2017年11月底,全市共完成矿山生态恢复治理313万平方米,其中,历史遗留废弃矿山治理完成282万平方米。
针对读者反映的晋江、南安等地废弃石窟整治任务严峻的情况,记者采访了当地的国土部门。
南安
整合开发变废为宝
记者从南安市国土资源局获悉,目前,南安市共有持证矿山6家,均为建筑用花岗岩、凝灰岩矿山,对比2008年3月矿山171家,已减少165家,矿山开采对生态影响大幅度减少。同时,部门严厉打击非法采矿行为,2017年以来,南安已在重点矿区以及重点流域安装设置40个远程监控,非法采矿行为得到有效遏制。
在推进矿山生态恢复治理方面,石井镇正在策划打造大地艺术(杨子山)项目,该项目计划采用传统修复、修复结合建设、创意、保留现状等模式相结合的处理手法,整合开发,变废为宝。
下阶段,南安将有序推进已获得省国土资源厅批准实施的《石井水头矿山集中区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实施方案》,第一期组织实施石井蔡仔山2.84平方公里综合治理,计划三年完成,第二期组织实施牛贵山、杨子山生态恢复治理,计划七年完成。今年,还计划实施康美大埔山、金淘钱山共2处257亩废弃矿山生态恢复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