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量扩张”转向“存量优化” 城市双修全面治理“城市病”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王晓慧 北京报道
近年来,双修我国城镇化和城市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全面但同时也面临着资源约束趋紧、增量扩张环境污染严重、转向治理生态系统遭受破坏的存量城市城市严峻形势,基础设施短缺、公共服务不足等问题突出,“城市病”普遍存在,严重制约城市发展模式和治理方式的转型。
“从趋势的认知上来看,从去年到今年,北京市和上海市最新版的总规向我们传递了这么一个信息,就是特大城市和大城市,逐步从增量扩张时代开始进入到存量优化的时代。在这个过程中,基础设施规划的重点也在发生变化,也就是从原来的广袤空间大有所为,开始在建成空间内开始做一些修修补补的事情。”近日,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市政研究所副所长张义斌在“第六届清华同衡学术周·城市双修分论坛上”表示,经历了20多年的快速建设之后,城市的基础设施带来的历史欠账问题开始凸显,比如,城市内涝、水体污染、冬季取暖季大气污染问题,还有因为地下管网带来的燃气管道的爆炸,地下管线间距不足等等。
据记者了解,开展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城市双修)是治理“城市病”、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行动,是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补足城市短板的客观需要,是城市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标志。
建立大生态观
“随着社会的进步,我们的城市和环境也需要不断地进化,在这个过程当中,如何实现更好的衔接或者转化,这是我们在工作当中需要去考虑的问题。”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袁昕表示。
那么,问题出在哪?
袁昕坦言,在城市发展的过程当中,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忽视了社会效益,忽视了环境效益,片面追求眼前利益,忽视了更长远的发展诉求。这样的发展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使得人们今天不得不去面临一些环境污染等等问题,显然这种发展不可持续。
为此,“城市双修”不仅仅是一个技法的问题,而是要彻底的改变过去的发展模式,尊重历史、尊重自然,用大的历史观、自然观,来看待人类的发展,建设美好的人居环境。
不过,“我们在项目中经常碰到这样的事情,某个平原城市要改善生态环境,就要求堆个山;某个干旱地区为了改善生态,就要我们挖个湖;滩涂区域为了增加流量,要我们植树造林。此时,生物学家站出来了,说滩涂是鸟类重要的栖息地,不能植树造林,有人说那就种大树、种名贵的树种。还有的生物学家说,撂荒是最好的方法,让老天来做功课。”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风景园林一所所长沈丹表示,生态建设的多样性,应该拿什么标尺来衡量?什么是生态,什么是伪生态,大家是打着生态的旗号到底是干正确的事情还是错误的事情,所以需要建立生态观念。
就此,沈丹建议建立一个大生态观,通过时间跟空间的演替来辨别生态的格局和特征,以生态格局和特征作为标尺,用生态系统观来识别生态的问题,最后再做生态修复工作。
因地制宜治理“城市病”
不过,“城市双修”尚处于探索阶段,同时,由于每个城市面临的问题不一样,制定双修的政策和方法也会有所不同。
就此,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城市更新学术委会主任委员阳建强强调:第一、不能就事论事。虽然城市双修实验性非常强、要解决非常具体的问题,但是,一定要在一个大的方向上来考虑城市双修的问题,要跟整个城市功能提升、品质提升相关联。第二、要有针对性。不能完全飘在上面,一定要有诊断,也就是说有问题导向。每个试点城市不一定面面俱到,每个城市的修补不能都一样,要强调因地制宜。第三点、要有长期性,这个很关键。城市双修实际上有比较深刻的学术价值,它是针对过去30多年、大家常规式的大拆大建的修补,涉及到建设的哲学思想问题。
据记者了解,自2015年6月10日住建部将三亚列为“城市修补、生态修复”的首个试点城市以来,共公布了三批城市双修试点城市,第二批试点城市是19个,于2017年4月公布,而3个月后住建部又公布了第三批38个试点城市,如今,已经有58个城市双修试点城市。
其中,大部分的城市双修均已初见成效。
“城市双修本身是个手段,它不是目的,双修的目的是双兴和双提升,双兴就是产业振兴和文化复兴,景德镇这方面体现的非常明显。还有就是双提升,这里面不仅仅是环境的改善和提升,更重要的是背后的城市文明和城市治理手段的提升。”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分院总规划师李海涛表示,从大拆大建到修修补补这样的理念,这本身就是范式转变的一个很重要的前提性的东西。
责任编辑:李明徽;主编:陈岩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