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建言以国际合作共促蓝碳发展
中新网三亚10月25日电 (张月和)“每个国家的蓝碳资源禀赋不同,发展能力也不尽相同,合作我们正寻求一种国际合作模式,蓝碳旨在将不同国家的发展蓝碳资源禀赋和治理能力结合起来,激发蓝碳的国际共促潜在效益。”2023首届海南自贸港国际科技创新合作论坛暨深海技术创新大会于22日至26日在海南三亚举行,合作浙江大学副教授叶观琼在其配套活动之一——中国蓝碳发展论坛上建议,蓝碳要加强国际合作,发展共促蓝碳发展。国际共促
10月24日至25日,合作中国蓝碳发展论坛在海南三亚举行。蓝碳张月和 摄蓝碳指海洋生物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国际共促储存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的合作过程、活动和机制,蓝碳以红树林、盐沼和海草床等形式呈现。清华大学教授、海南国际蓝碳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林光辉说,蓝碳作为基于自然的全球气候变化解决方案,亦是中国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举措,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图为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一群白鹭在红树林间嬉戏。(资料图)骆云飞 摄叶观琼介绍,其所在的科研团队梳理了全球百余个拥有蓝碳的国家二十余年来蓝碳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水平,并通过驱动力、资源禀赋和国家发展能力三个指数进行评估,分析后认为可以在全球范围内搭建国际合作框架,即发展能力强的国家帮助资源禀赋好但发展能力相对较弱的国家,提升其蓝碳管理能力,修复和维持其蓝碳生态系统,在碳汇交易时两国再达成合作共赢。
叶观琼认为,中国作为蓝碳发展进步指数较高的国家,可以先在省际或区县试点蓝碳生态系统保护的区域性合作,进而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间开展合作,提升整体的蓝碳发展水平。
国际合作也将助力蓝碳产品更好地实现价值转化。海南在蓝碳的开发和利用方面具有优良的自然资源禀赋,自贸港建设也为相关政策的制定创造了灵活便利的环境。海南国际碳排放权交易中心(简称“海碳中心”)于2022年7月在海南三亚成立,致力于打造中国参与国际碳交易的窗口平台,并于当年12月完成了首单跨境碳交易。
海碳中心碳中和业务部负责人曾小龙认为,目前国内针对蓝碳的机理科学研究较多,但在实际开发和利用方面,还存在尚未实现国际互认等问题,未来要加强国际交流对话,完善国内国际碳汇交易体制机制,发挥平台引资作用,助力共同的蓝碳价值实现。(完)
来源:中新网